节气养生
Solar Terms
2022-12-22
中医讲头为“诸阳之会”,也就是说全身的阳气聚集在头部,所以头部保暖非常重要。对中老年人来说,保护头不受凉就是个特别重要的事,头受凉了,轻则感冒、头痛,重则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,造成中风。所以,中老年朋友出门戴帽子保暖是非常必要的。
2022-12-22
释草堂膏方二十四节气养生知识之小雪养生注意保暖润燥,调理补肝肾
小雪节气中医养生建议我们注重保暖润燥、调补肝肾、饮食调理和适当的运动锻炼。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。
2022-12-22
立冬时节是养生的关键时期。通过养肾为先、科学饮食、保持良好的心态、适当的锻炼和注意保暖等方面的养生方法,可以帮助我们适应冬季的气候变化,保持身体健康。同时,也要注意根据个人体质和实际情况来调整养生方法,以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。
2022-12-22
中医认为,立,建始也,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民间把“立冬”作为冬季的开始,在寒气笼罩的冬季,阴气极盛,阳气潜藏,此时养精蓄锐,来年方可身体健康。 俗话说:立冬养得好,来年生病少!冬季养生以敛阴护阳为根本,起居调养应以“养藏”为主。具体怎么做,咱们一起往下看!
2022-12-22
释草堂膏方二十四节气之霜降, 秋已暮、露成霜,人间至此秋色尽!
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是秋冬过渡的节气, 《国风·豳风·七月》有“九月肃霜”之说,深秋时节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,早霜的出现昭告人们秋日将逝,全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段马上到来。
2022-12-22
寒露是一个成熟而又内敛的节气,此时已褪尽了夏的喧嚣和聒噪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寒露的气温,比白露时更低,地面露水更多,触手冰凉,快要凝结成霜了。这是一年中极好的时光,神清气爽,精力充沛,是该额外加紧做点儿什么。
2022-12-22
9月23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,从秋分开始,有秋燥症状的一般属于凉燥,这是因为,秋分后气温速降,寒凉渐重,所以多出现凉燥。由于温燥是由热邪和燥邪侵犯肺部所致,应以清热润燥为主;而凉燥多由于寒邪共同侵犯肺部所致,因此除了润燥外,应吃一些温性食物,预防燥邪犯肺。许多人一到秋冬季节就皮肤瘙痒,待来年天气转暖后才逐渐恢复正常。《黄帝内经》认为“肺主皮
2022-12-22
释草堂健康小知识之秋季人体精气开始收藏,这有利于补品的吸收藏纳,有助于改善脏腑功能,增强人体体质,正是进补的大好时机。大家平时可选用补而不峻、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。如桂圆、莲子、红枣、山药、银耳、枸杞、黑芝麻、核桃等。切不可一味的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。
2022-12-22
处暑,即为“出暑”,是炎热离开的意思,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,初秋炎热将结束。农谚云:“处暑天还暑,好似秋老虎”,由于“秋老虎”短期回热天气影响,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,虽没有夏天酷暑,但仍会闷热,并且干燥。
2022-12-22
今日立秋,标志着季节的转变。立秋过后,我们需要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,以适应新的季节。本文将为你介绍立秋时的养生方法,提醒大家“3不做,2不碰,1要喝”的养生原则。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季节的转折点。随着立秋的到来,气温开始逐渐降低,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。今天,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些立秋养生的方法,帮助大家度过
2022-12-22
“绿水风初暖,青林露早晞”,又到了万物繁茂的立夏时节。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、夏季的第一个节气。立夏代表天气转暖,温度逐渐升高,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,人们在精神上容易兴奋,生活上容易晚睡、熬夜、饮食作息都不规律,如不注意调整,很容易损伤阳气。养生原则: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出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夏季养生的原则就在于养心,兼顾养阳气。
2022-12-22
暮春自然界的各种花草树木,随风轻摇,舒展生长。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: 春天与人体的肝相对应, 这个时节要保持肝气的畅达,如果抑郁郁结,就好像草木被束缚而不能舒展地生长,会引起抑郁、悲伤的情绪资生,甚至患上精神疾病。
微信号:19306222705
Copyright © 徐州释草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