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寒是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
一年寒气最盛时
《授时通考天时》引《三礼义宗》解释道:“大寒为中者,上形于小寒,故谓之大……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”
极言大寒之冷!
此时大自然阴气渐渐衰落,阳气刚要萌生,人体脏腑均处于寒凉状态。对体虚年老之人,若稍不留意容易使旧病复发或添增新病。
大寒的养生,要着眼于“藏”,此时特别要防寒、暖身、补益。
传统二十四节气
大寒阴尽生萌阳,
关节脏腑脚寒凉。
寡欲多睡沐阳光,
户外锻炼要养藏。
保阴潜阳高热量,
切忌生冷黏腻肠。
中医有“寒者温之”的原则,认为温性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等,有助于体内阳气升发,可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。
肾应冬,属水,主藏,冬季是养肾的关键时期。
中医讲黑色入肾经,黑色的食品可以补肾,比如黑米、黑芝麻、黑豆、乌鸡、桑葚等能够补肾;其他的不是黑色的东西,像是枸杞、山药、 黄精等都是温热护阳之品。
《中国药典》记载道:黄精补气养阴,健脾,润肺,益肾。可用于脾胃气虚,体虚乏力,胃阴不足,口干食少,肺虚咳嗽,劳嗽咳血,精血不足,腰膝酸软,须发早白,内热消渴。
时至大寒节气,百日筑基还剩一个月时间,大家要坚持。
俗话说“寒从脚下起”,在大寒时节养生,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。
防止脚冷除了要加强脚部的保暖以外,还可采用泡脚的方法。足为肾之根,泡脚可温肾阳。泡脚时水温宜控制在40°C左右。
泡脚时还可掺入生姜、花椒,生姜性热,泡脚时撒一点生姜皮,有助于驱寒;花椒性温热,可温中止痛、祛湿散寒。
大寒节气气候干燥,人体内的阴液也容易出现不足,而暖气和空调的使用,更会加剧这种干燥。
除了正常饮水,还可常饮梨水以滋阴生津,或煮萝卜水饮用(最好是白萝卜),可以理气健脾、清热利尿,同时有促进消化之功。
大寒养生要顺应“冬季闭藏”的特性,早睡晚起,待太阳出来后再起床。
早睡可养人体的阳气,晚起可养阴气。
在阳光充足的中午或下午,应多到外面晒晒太阳。晒太阳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,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,预防骨质疏松症。
不过中医认为,“头为诸阳之首”,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,凡五脏精华之血、六腑清阳之气,皆汇于头部。因此,外出时要注意头脚部的防寒保暖,戴上口罩、帽子、围巾,穿上棉鞋。
大寒时节不宜过度激烈,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,以免伤津耗气,不利于养生,可选择慢跑、登山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方式,一是适当运动养生,二是可通过运动调畅情志,减少思虑。
因为冬季天气阴沉,万物凋零,日照时间短,容易使人感到抑郁和焦虑,要积极调节心态,掌握“暖身先暖心,心暖则身温”的要诀。心神旺盛,气机通畅,血脉顺和,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,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。
深冬暮冷,大寒到。
释草堂祝大家:
岁末,成新始;
诸行,皆圆满。
-end-
微信号:19306222705
Copyright © 徐州释草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