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小寒SIGHT COLD
当冬日的寒风轻拂过梅枝,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——小寒。
古人有云:“冷气积久而为寒,小者,未至极也。”
小寒,是冷气积久而寒,但却未达到极致。此时,生气闭蓄,阴冷异常,易生病。
养生应当防寒补肾、敛藏精气、固本培元,才能打好“冬天进补,开春打虎”的预备战!
《黄帝内经》曰:诸寒收引,皆属于肾。
人有三宝,俗称“精、气、神”。
其中“精”为初始之本,人的“血”、“津”、“精”,都属于“阴”的范畴。它们是身体功能产生的基础,因此也是生命的根基。所谓“补阴”补的就是这些。
阳气是从阴气中生出来的,只有阴气足够旺盛,阳气才能生得更好,为来年健康打下基础。
但现在很多人不注意冬季滋阴养阴,就会明显感觉到冬乏的症状。口干舌燥、大便干结、手足心热、双目干涩、心烦易怒、腰膝酸软、失眠等阴虚体质的人越来越多。
“善求阳者,必于阴中求阳”,冬季气候干燥寒冷,食疗养生既要健脾养胃,也要润肺益气,滋补生津,切忌盲目跟风大补大食。
可多增加山药、萝卜等根类的蔬菜以利于收敛,还有梨、百合、莲子、枇杷等润肺之品润燥;少食辛辣之品,辣椒、生姜、葱、蒜类,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,使气不能收敛。
小寒节气寒湿较重,再加上冬季滋补、大鱼大肉吃的较多,脾胃未能及时运化,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身体蓄积了不少湿垃圾。
因此,防湿、祛湿很重要,尽量远离滋生湿气的环境,适当吃点祛湿的食物,如芡实、白扁豆、茯苓等等。
小寒时节,天气寒冷,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均处于抑制和降低的状态,影响心情。
此时,天气晴朗的时候,可以往户外走走,沐浴阳光。尤其在早晨10:00到下午2:00之间,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好,每天晒20—30分钟即可。
除了晒太阳,睡好子午觉也很重要。
中医古籍《黄帝内经》中曰:“阳气尽则卧,阴气尽则寤”。说明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。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,这个时候休息,最能养阴。子时也是经脉运行到肝、胆的时间,养肝的时间应该熟睡。
午时(11点~13点)“合阳”时间则要小寐,休息30分钟左右即可,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。即使不能够睡觉,也应“入静”,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,提神醒脑、补充精力。
小寒迎雪至,岁暮归家时!
寒冷日依旧是归家日。我们只需暗暗蓄势,做好养生,将一年的健康、幸福酝酿起来。
静等花开、等春来!
-end-
微信号:19306222705
Copyright © 徐州释草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