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节气的到来,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,万物将失去生机,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。
秋收冬藏,正是养生的好时节。
随着冬季的到来,自然界中的阳气逐渐隐退,阴气日益旺盛,万物趋于静止。
冬季最适宜的起床时间是在日出之后,这时地面的寒气已被温暖的阳光驱散,起床活动不会受到寒气的影响,有利于保护体内的阳气。
在冬日里负日而行,不仅能增强人体的阳气,还有助于温通经络,提升健康水平。
小雪节气天气寒冷但降雪不多,室外干燥寒冷、室内温暖燥热,人体的津液不断被外在环境所吸榨, 加之冬季人们倾向于食用温补食物,可能会引起上火。
因此,小雪饮食应在吃温热食物的同时,配合吃一些去燥而滋阴的食物,以缓解温热食物的燥性,如萝卜、山楂、山药、菠菜、白菜、黑木耳等。
小雪节气前后, 要注意保持水分摄入。
可在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开水,能降低血液粘度,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。也可以喝上一杯玉竹雪梨膏。
进补·补肾气
冬季与五脏六腑中的肾脏相对应。
肾为先天之本,肾主纳气、肾主藏精。小雪节气是补肾的好时机。
可以多吃益肾食品,如腰果、芡实、山药、栗子、白果、核桃等。
中医认为,黑色食物入肾经,且性味平和,食而不燥,补而不腻,具有很好的食补作用。
所以,也可以多吃黑色食物。
着装·防四寒
小雪期间,气温变化不定,穿衣应根据实际温度灵活调整,既不可过厚也不宜过薄,以保持身体温暖但不至出汗为宜。
特别需要注意保暖的四个部位包括脚部、头部、胸部背部以及腰部腹部。
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;
出门时佩戴帽子可以有效防止头部受寒;
保护好胸部和背部可以预防心脏病;
而腰部和腹部的保暖则有助于维护肾脏健康。
运动·防感冒
民谚有云:“冬天动一动,少闹一场病;冬天懒一懒,多喝药一碗”。
小雪节气时,坚持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不可少。
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,会使心脏跳动加快,呼吸加深,体内新陈代谢加强,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,对健康有益。应和了中医“动则生阳”的说法。
运动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,比如:广播体操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散步、慢跑等。
运动过程中要避免大量出汗,汗泄太多,反易受凉,不但伤阴气,也宜损阳气。
需要注意的是:冬季运动应选在每天9点以后,避开大风、大雾、雾霾天气,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。
情绪·防抑郁
小雪节气后,天气时常阴冷晦暗,阳气潜藏,阴气渐盛,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。
此时应调节自己的心态,保持乐观,节喜制怒,与人多沟通交流,舒解心结。可以在阳光充足时,多进行户外运动,多晒太阳,听听音乐。
天渐寒,雪渐盛,
又是一年小雪时,
念暖,念安。
-end-
微信号:19306222705
Copyright © 徐州释草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